摘要: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
民警疫线执勤场景云南省公安厅 供图严打野生动物非法贸易战果全国排名第一加大对恶意传播疫情、妨害公务、造谣传谣、贩卖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共破获刑事案件90起,查处治安案件635起,查获毒品案件39起,缴获毒品407千克,查获走私案件264起,确保了边境辖区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
二、加强和规范祭扫服务各级民政部门和殡葬服务单位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护防控措施,开放现场祭扫服务的地方,做好祭扫人员流量关口前置管控,加强祭扫流量监测预警,加大祭扫区域人流疏导和巡查力度,强化服务机构出入口、集中焚烧点、室内服务场所等人员易聚集区域的安全管理,坚持测量体温、扫码出入,定时通风、消毒,减少祭扫区域人员总量和停留时间,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各级民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殡葬服务收费管理,严格执行政府定价和指定价要求,不得随意定价涨价。
要在当地党委政府和疫情防控机构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加强和统筹疫情防控与清明节祭扫工作,做好控流量、防聚集、强防护、保安全等工作,科学合理设置各殡葬服务机构及祭扫场所承载量。三、倡导绿色文明安全祭扫各级民政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短信、微信、互联网等公众媒体和宣传栏、警示牌、标语等传统载体,倡导广大群众选择非实地祭扫、分时段错峰祭扫。对不能到实地祭扫的群众要免费提供敬献鲜花、擦拭墓碑、拍摄发送实景图片等服务项目。对属于市场调节范畴的加强成本审核,指导合理定价。五、加强信息报送省民政厅在清明节法定假日期间(4月4日至6日)安排专人值班值守,统筹协调各地清明节祭扫工作。
针对今年疫情防控实际,清明节法定假日期间执行全省清明节祭扫情况日报制度。鼓励通过网络祭扫、远程视频、代理祭扫、网上时空信箱等方式进行祭扫活动,倡导建立亲属微信群、微视频、讲先人故事、书写寄语、制做思念卡等简约方式缅怀亲人,引导社会各界祭扫足不出户。各地新产品供给丰富五一期间,云南16州市采取了有效措施,不断丰富旅游新产品供给,有效助力了旅游市场复苏回暖。
云南网记者 毕芃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赵晓东。昆明世博园启动了7D花海玻璃天空之镜丛林彩虹滑道等新项目。自驾游周边游受青睐这个五一假期,省内居民成为了推动云南旅游市场加快复苏的主力军。其中,5月1日滇池旅游度假区生态湿地公园接待游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倍多。
5月1日,游云南App发布的4.0版本新增了入园预约功能,已有283家A级景区在平台上开通账号。五一旅游市场回暖是一个良好开端,云南各地旅游景区正不断完善各项服务,努力把安全旅游、健康旅游、绿色旅游、智慧旅游呈现给各地游客。
昆明市教场中路的蓝花楹盛放枝头,紫色的花海让这条路成为每年5月昆明热门的游客打卡地。五一节前,丽江古城景区便开通了电话、丽江古城景区微信公众号、一部手机游云南等预约通道,提示游客提前1个工作日分时段预约,做到错峰出行、预约前往、健康扫码、间隔游览。在刚刚结束的五一小长假,云南全省景区严格落实限流、预约、错峰总要求,坚持疫情防控和行业复苏两手抓,保障了假期云南旅游市场安全有序、平稳回暖。在智慧景区建设方面走在全省前列的玉龙雪山景区,通过自助导游导览、线上购票、刷脸入园、智能停车找车、导览服务机器人、智慧厕所等智慧服务,为游客打造了省心、安心、放心的文化旅游服务体系。
五一期间,全省各级文旅部门坚决落实限流、预约、错峰和两个绝不允许要求,切实做到了30%限量绝不允许突破,不经预约绝不允许进入景区。此外,昆明滇池旅游度假区生态湿地公园、海埂公园日均接待量超过10000人。智慧旅游助力放心游假日期间,全省各级文旅部门加强智慧化管控,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智慧引导手段科学分流疏导,让市民、游客在云南游玩期间更安心、更舒心。楚雄紫溪山、永仁方山、姚安百果园的樱桃采摘成为热点,周边农家乐生意火爆。
据了解,假日期间,全省仅收到1起游客退货申请,未发生重大涉旅安全事故和重大投诉案件原标题:假期放松心情不能放松防护(人民论坛)三五好友约定郊野踏青,抓住春天的尾巴。
不论是沾衣欲湿的江南烟雨,还是流水淙淙的秀美山水,抑或是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防控不松、安全有序,我们才能轻松漫步祖国各地,静享山水之美景,纵享人文之乐趣。可以说,在家待久了,出去走一走、出门看一看,既是调适心理的有益之举,也是享受假期的自然选择。
比如,信息发布、预约服务、流量管控、分流疏导、安全巡查等各个方面,是否已经有了充足预案?商场餐饮等经营场所,是否设置好了安全防线?旅游景区出入口、重要参观点等容易形成人员聚集的区域,是否已经配备了充足的工作人员、相关设备?景点做足准备,八方游客才能玩得开心,更玩得放心。在难得的小长假里,我们可以放松心情,但不能放松防护。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相关部门,还是广大民众,安全防范意识都依然不可或缺,疫情防控之弦都依然不能放松。今年这个五一假期,广大群众希望看到的,是轻松有序的旅行,而不是人山人海的云集。同时也要看到,尽管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境外疫情暴发增长态势仍在持续,我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国内防止疫情反弹的复杂性也在增加。面对即将到来的旅游高峰,景区管理部门不妨对照检视一下,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
更何况,作为我国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后的首个旅游小长假,今年的五一,连休五天,更是在客观上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出行契机。如果景区没有足够的防范预案和恰当的应对措施,难免出现让人担心的人从众现象。
(作者 陈凌)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赵晓东。许久未见的同学相约,涮一次久违的火锅。
文明出行,既是一条安全带,也是一道风景线。旅游点不能成为疫情防控的风险点。
久宅于家,心向诗和远方,这是人之常情。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的通知》。五一将至,疫霾渐散,不少人已经做好计划,准备趁着假期,走出家门、享受春光,领略山水之美,感受人文韵味。疫情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冲击影响的同时,也在客观上为我们养成文明旅游观念提供了一次契机。
全家总动员,准备来一次放松身心的旅行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再加上,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已是低风险地区,在一定范围内出游,是具备相应条件的。
假期到来,旅游出行往往增加人际往来,容易出现人群聚集。五一期间要做好交通工具场站消毒通风等工作,加强景区疫情防控。
美景供人欣赏,美德则让人敬仰。因此,无论是公园、景区,还是博物馆、展览馆,都应该顺应群众需求,做好有序开放的充足准备,为群众创造享受出行之乐的方便
再加上,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已是低风险地区,在一定范围内出游,是具备相应条件的。如果景区没有足够的防范预案和恰当的应对措施,难免出现让人担心的人从众现象。全家总动员,准备来一次放松身心的旅行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久宅于家,心向诗和远方,这是人之常情。
美景供人欣赏,美德则让人敬仰。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相关部门,还是广大民众,安全防范意识都依然不可或缺,疫情防控之弦都依然不能放松。
因此,无论是公园、景区,还是博物馆、展览馆,都应该顺应群众需求,做好有序开放的充足准备,为群众创造享受出行之乐的方便。面对即将到来的旅游高峰,景区管理部门不妨对照检视一下,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
同时也要看到,尽管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境外疫情暴发增长态势仍在持续,我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国内防止疫情反弹的复杂性也在增加。更何况,作为我国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后的首个旅游小长假,今年的五一,连休五天,更是在客观上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出行契机。